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环球微速讯:发力蓝色粮仓,南沙落实“1+2+2+7”方针打造当代化海洋牧场

南方财经全资讯记者在6月27日南沙区举行的海洋牧场主题资讯发布会上获悉,南沙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创新驱动,深入实行“1+2+2+7”方针 ,引领全市,走出一条涵盖前、TMGM外汇平台点差中、后端的当代化海洋牧场的高质量推动之路。

南沙地处珠江出海口,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近11万亩,拥有约4万亩 、广州最大的优质咸淡水养殖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水产养殖及当代种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 ,水产养殖面积 、产值  、优质品种产量 、水产良种场 、农业农村部卫生养殖示范场 、规模化养殖大户等数据均居广州市第一,TMGM外汇代理且拥有全省最大面积的连片标准化鱼塘 ,已成为华南地区具有关键作用力的绿色卫生养殖基地和广东水产特色优势区 。

环球微速讯:发力蓝色粮仓,南沙落实“1+2+2+7”方针打造当代化海洋牧场


(资料图像)

如何依托区位优势  ,发挥水产种业资源禀赋 ?具体来说,南沙将以建设华南当代化海洋牧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为“1”个总体推动方向 ,打造当代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基地 、深蓝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基地 ,以及全省海洋牧场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和海洋牧场区域国际协作交流中心,发力海洋牧场装备设计 、装备制造、融资租赁、种业、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交易、文旅七个赛道,建设蓝色粮仓,打造海洋牧场产业集聚区  。

(海洋牧场主体资讯发布会现场 。)

前端  :做强水产种业“南沙芯”

南沙持续特色种苗技术繁育。以“一只青蟹”“一条鳗鱼”为抓手 ,大力强化青蟹、鳗鱼等品种创新和苗种繁育  ,做强做优深蓝种业工程。XM外汇交易据汇总 ,南沙青蟹全区养殖面积约13000亩  ,年产量约3900吨 ,产值达10亿元。

在前端种业领域  ,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青峰介绍 ,南沙区实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 ,将龙穴岛片区和万顷沙镇沙尾垦区规划为政府级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核心引领区 ,打造“海洋牧场岸基种苗繁育与种质资源保护基地” ,强化青蟹、鳗鱼 、花鲈等品种培育、种质保存和良种选育研究,做强当代化海洋牧场种业“芯片”  。并且 ,小虎麻虾、黄鳍鲷 、石斑鱼 、金鲳等海洋牧场适养品种的抗病育种、精准营养、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在积极推动中 。

“由政府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秦启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  ,目前已培育出两个石斑鱼抗病毒新品系 。研究院二级教授李远友团队在金鲳高效环保配合饲料研发、病害防控及卫生养殖技术、养殖产品提质增效等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具有可转化的软件成果。”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会宏教授介绍。

自今年3月28日在广州南沙渔业产业园启用以来 ,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供给了适养品种筛选 、抗病育种、精准营养及病害防控技术方面的科研支撑作用 。并且,研究院聘请了内地及香港 、澳门的院士、学者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在水产种业  、渔业资源与生态 、病害防控 、精准营养和智慧渔业等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政府方针以及乡村振兴方针实行供给人才和技术拥护。

“‘刘少军院士工作站’和‘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先后入驻由南沙当代农业集团牵头建设的南沙渔业产业园,EX外汇官网为我们水产种业高质量推动插上了‘技术的翅膀’ ,助力为南沙区当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推动供给‘芯动力’。”南沙当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冲表示。

中端 :攻克养殖终端技术难题

中端养殖装备是海洋牧场高质量推动的关键。“当代化海洋牧场有赖于保养、高效  、财政性价比高的智慧化养殖装备。”广船国际海科院副总经理饶春晓告诉南方财经全资讯记者 ,目前国内各型养殖装备大多布置在近海 ,且存在养殖密度大、装备承受台风水平弱的不足 。

在打造海工装备高端制造基地方面 ,坐落于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基地龙穴造船基地的广船国际  ,充分利用技术研发和造修水平优势,积极投入养殖工船的研发工作,已于2022年3月和2023年1月,为海南普盛海洋技术推动有限公司分别交付了“普盛海洋牧场1号”和“普盛海洋牧场3号”养殖平台,目前在建的有福建闽投“惠安1号”豪华文旅养殖平台和“普盛海洋牧场2号”养殖平台。

饶春晓介绍,养殖平台具备保养 、高产出、低能耗、智慧化等特性,其采用的全开式桁架架构 ,充分发挥深远海洋自身的自净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海洋优质海水资源进行自然的水体交换,降低运营成本消耗 。此外  ,平台采用游弋养殖模式 ,不受季节变动制约 ,获取最适宜养殖对象快速生长的最佳生态条件,有效提高养殖空间和时间利用效率 ,实现工业化 、规模化、连续平稳的生产 。

(广船国际打造的养殖平台。受访者供图)

围绕海洋牧场海工装备产业“强链 、延链 、补链”需求,广船国际持续创新驱动 ,探索包括新型海洋养殖平台在内的海上观测监测平台 、特种装备等新一代高技术 、高附加值海工设施终端和智慧加工在生产环节中的制造软件 ,促进终端、工艺国产化,充分发挥自身海工装备制造与设计核心竞争力优势 ,开展养殖平台产品定型 ,促进有关标准制修订。

据了解,南沙按照“产业集聚 、协同优化”原则 ,目前组建一个以广船国际为盟主 ,中国科学院广州资源研究所、中国水科院南海所、南方海洋工程与科学实验室(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和香港技术大学(广州)等省内高水平研究机构及有关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参与的南沙海洋牧场产业联盟 ,发挥政产学研用有机协同效应 ,促进南沙海洋牧场产业高质量推动。

后端 :打造从“网箱到餐桌”的水产预制菜品牌

一条鲜鲩从南沙的塘头游向百姓的餐桌的流程中,离不开育苗 、养殖装备、饲料 、仓储物流、交易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保养 。

目前 ,位于南沙的全国最大的临港冷链仓库群已建成23万吨仓储库容  。依托广州南沙国际冷链项目 ,结合海陆空多式联运,南沙正打造以南沙国际物流中心为“冷链母港”的全链条冷链物流格局。此外,总理财2.13亿元的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将发挥虹吸作用,加快渔业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强化当代化海洋牧场预制菜产品开发;依托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发挥综合保税区优势 ,加快建设智慧仓库、保税仓等高等级物流仓储设施,提高临港物流仓储服务效率 ,打造国际生鲜枢纽港和海洋牧场冷链枢纽中心。

“这些都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和水产品加工交易的关键根本支撑 。”王青峰表示 。

作为政府级水产种业产业园  、省级预制菜产业园的参与建设实行主体,南沙当代农业产业集团充分利用RCEP机制,大力参与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协作试验区创建工作,以水产种业和水产品分拣加工产业为抓手,助力南沙区当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推动 。

陈冲介绍,2021年 ,南沙当代农业产业集团理财2.9亿元建设的南沙渔业产业园水产分拣加工中心项目,包括水产品分拣及精深加工车间 、冷链仓储、水产品大宗交易平台、冷链配送设施及食品保养检查设施 ,每年水产品加工水平达22834吨 ,冷链仓储水平约1.2万吨/批,预计今年年底竣工试运营,正式投产后可满足南沙当代化海洋牧场网箱养殖产品的加工需求 。

并且 ,南沙当代农业产业集团将创建省级预制菜当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聚焦“南渔汇”和“优品南沙”品牌 ,不断加大对以金鲳鱼 、黑鱼  、南美白对虾等海洋牧场网箱养殖产品为原资料进行加工的“南渔汇”预制菜品牌的培育力度。陈冲表示,今年将陆续向市场推出预制菜系列产品 。

(素材出处:21世纪财政报导)

标签:

分享到: